高级社会语言学家乌尔里希·阿蒙教授研究德语在经济、科学与政治以及因特网中的地位。在相关的语言版图上,德语似乎往往只是仅在欧洲使用的语言。在这个版图上,把德语作为国家官方语言的,仅局限在7个中欧国家:德国(大约8200万居民)、 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四种官方语言)、卢森堡(三种官方语言)以及比利时的一小部分(东部的德语共同体)以及意大利(波尔扎诺-南蒂洛尔州)。但是,全世界都在学习德语作为外国语。这一方面是德语历史地位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德语作为科学语言。另一方面,全世界范围对德语的兴趣持久不息,是基于德语母国的经济实力、政治上的分量、在主要的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受欢迎的教育体制、对国际信息交流的参与以及旅游业。
/1// 根据到目前为止还是最新的、源自2005年的数据,(在德语官方语言区以外)有114个国家的公立学校教授德语作为外国语,而在1983年时还只有88个 国家。即使考虑到期间因苏联和南斯拉夫等解体、国家数量随之增加的事实,德语学习的趋势也还在上升。最近德语填补了最后的空白,推广到了非洲,这得到了在卢旺达(安哥拉)和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新开张的歌德学院的支持。但是,学习德语的人员总数只是略有增加:从1983年的1510万人提高到现在的大 约1670万人。有97个国家的高校在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辅修课程里教授和学习德语。此外,在123所德国的海外学校以及大约1400所中小学校里,在“学校:未来伙伴(PASCH)”项目框架内加强了德语教学。
德语自然不是中小学教学大纲中的第一外语,只是在瑞士西部,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是必修的。德语在普及数量上基本处处--除了在中东欧--均远远落后于英语。此外,在西欧、北美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德语排在法语后面;在北美、巴西与西欧,德语在西班牙语之后;在东亚与澳洲,德语则排在汉语与日语之后。在传统上德语学习非常普遍的国家,尤其是东欧,学习人数在下降,但是,这一学习人数在其他地方,如印度、中国以及非洲的某些地区则在增加。
全世界范围实际有多少人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把德语作为外国语来讲,目前尚不清楚。初步估计有近1亿人。至于把德语作为母语和第二语言而定期来讲的人,包括少数民族与移民,估计有1.28亿。凭借着这个数字,德语在所有语言中排名第11,紧挨着日语和法语。排在第一的是汉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也排在德语前面,这说明母语和第二语言者人数对于一种语言的国际地位仅具有次要地位。
/2 // 德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尤其建立在其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所有把德语作为母语的人所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德语排在所有语言的第三位,但可能不久就会被汉语超过。在 这一计算中列入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而且依据社会总产值的比例,这个比例对应于讲相关语言的人(母语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例如在瑞士, 有63.7%的人讲德语。
德语国家在联网的世界贸易中扮演着一个主导角色。一种语言作为外国语的吸引力更多地取决于讲这种语言的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不是讲这种语言的人数。根据经济实力测算这种语言对那些在世界市场上共同开展业务以及想要与母国人保持联系--包括学术、外交或文化联系--的人的收益。虽然德语国家的全球性集团公司今天大量使用英语,但是,它们仍然在这之外维护着德语,把德语知识称赞为额外技能,并自己提供德语课程。在许多地方,在经济界,都存在着对德语知识的需求。为此,欧盟中有11%的公司抱怨说由于缺乏德语知识而蒙受了损失(ELAN研究报告,2006年)。
德国经济界在选择其使用的语言时,经常根据功能来区分使用,并尤其在采购中尽量使用客户的语言。这符合客套原则,通过选择使用伙伴的母语以表示对伙伴的尊敬。借助于一种通行语言,通常是英语,人们放弃了自己的母语优势,但是,在恰当的谨慎场合下,使用一种伙伴掌握良好且接受的外语也是合适的。
/3// 在谈到德语作为世界语言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科学,而不是经济。这是因为在尚不久远的时间前,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定期阅读德语文章,许多人也用这种语言出版作品,甚至于日本的医生用德语编写病人的病历卡。但是,今天在国际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英语,尤其是在过去德语曾经是最显著代表的自然科学领域。全球书目数据库--它当然是偏向英语的--报告说,德语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全球出版物份额刚刚达到1%。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个比例大致在 7%,由此德语与法语并排在第二位,再次远远落后于英语。至于在人文科学中是否还有德语在其中占据重要国际地位的“小专业”,尚未进行过可靠的研究。根据各种不同的迹象,以下专业是以下列顺序排行的:德语语言与文学、考古学、艺术史、音乐学、哲学与神学、埃及学、印度日耳曼语学、犹太学、东方学与斯拉夫语文学。基于在众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里的经典著作,代表性人物例如有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马克斯·韦伯或爱因斯坦,德语保留了其作为科学语言的地位。 毕竟这些经典著作的原文是用德语写就的,要读就必须懂德语。
/4// 在大学教学中的一个变革是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国际”课程,尤其是在最初的学期里。在德国,这一发展是大致在10年前开始的,其他国家甚至在法国也有类似发展。这些课程使得外国留学生能更容易进入德国的高校体制。许多人后来也学了德语。由此,这些课程从中期来看甚至能增强德语的国际地位。但是,如果大学生们在学业过程中无需学习德语,这肯定会有损德语的国际地位。
/5// 在外交的广泛行动领域以及在国际政治中,1933年至1945年灾难性的德国历史也对德语产生了影响:德语不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只是文献语言,但不管怎样,主要的文件还是被译成了德语。德语在联合国中的弱势地位导致了德语在欧洲理事会中也未取得重要地位。德语只是“工作语言”,和意大利语和俄语一起,这意味着德语在这里仅居次要地位。英语和法语才是欧洲理事会的“官方语言”。
在欧盟中,德语是欧盟机构与各成员国沟通的23种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德语属于欧盟机构工作语言的核心圈,例如在欧盟委员会中,它就具有这个地位。 但是,德语的使用频率少于英语和法语。不过,德语基于以下事实仍具有分量:德语在欧盟内拥有最多的母语者,在英语之后和法语一起拥有第二多的外语者,而且德语在比任何一种语言都要多的成员国里是国家的官方语言,德语在经济上构成了最强大的语言共同体。并且德国在欧盟内的地理位置,也赋予了德语分量。倘若德语长此以往不能属于欧盟的工作语言,而且在欧盟继续发展为联邦情况下,不能属于其政府语言的话,那将几乎是与民主原则不相符的。
/6// 在因特网中,德语具有重要地位。值得关注的就有,在维基在线词典中很长时间以来保持在第二位,这如今是按照文章数排名的(英语:300多万篇文章,德语:100多万篇文章,法语、意大利语:大致100万篇)。
更重要的当然是网页,但是其当前的总数难以估算,这是因为主要的搜索引擎谷歌没有按语言划分的计数。根据有些陈旧以及不同的数据来源,德语在按网页排名方面也位列第二,还远远落后于英语,但是排在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之前。用户的数量又再次取决于讲这一语言的人数。在这方面,德语位列第六,排在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日语和葡萄牙语之后。
结论: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给所有国际语言带来了压力,并明显增强了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地位。但是,关于德语在不久的将来仍将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的预测是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