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英语 日语日语 韩语韩语 法语法语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意大利语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 葡萄牙语葡萄牙语 越南语越南语 俄语俄语 芬兰语芬兰语 泰语泰语 丹麦语 丹麦语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德语阅读 » 德国文化 » 正文

德国美食:肉圆与咖喱香肠

时间:2014-06-11来源:互联网 字体:[ | | ]  进入德语论坛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标签: 香肠 美食
夜半肚里雷声乱响,饥饿从体内敲门,赶跑睡意。我起身在冰箱里找到一条德国香肠还有几颗蒜腌橄榄,我颓丧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呼喊:“我好想好想吃盐酥鸡、蚵仔面线、肉圆啊!” 
隔天,我和住在台北的德国朋友马可斯用网络聊天,我滔滔说着我对台湾小吃的思念,羡慕他下楼就有便利商店,巷口有凉面摊。结果他用更多的哀叹回应:“我才羡慕你,我多想念柏林的咖喱香肠啊!每次一想到,就好像失恋一样。” 
我看着网络上大肠包小肠的照片,突然也有失恋的幻觉。都怪小吃这玩意,其包含着成长的味觉累积,钟爱的那种地域性的特殊吃食,因为身处遥远异国而不易食得,于是我们失恋般失落,偷偷躲起来大唱《我愿意》,一曲深情献给家乡的那些小吃。 
 
我们约好,马可斯在台北帮我吃肉圆,我在柏林帮他吃咖喱香肠,双城记主角是小吃。 
咖喱香肠是柏林最普遍的街头菜肴,综合小吃的特性,快速、廉价、味道强烈,站在街边就可以跟各个阶层的人挨蹭着吃食,是很有代表性的庶民小吃。1949年,厚依薇女士(Herta Heuwer)随意把酱料淋上煎好的香肠,洒上咖喱粉,马上大受欢迎,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受欢迎的小吃。 
德国各地的咖喱香肠各异,酱料的成分与香肠的选取都有地域差别。柏林的咖喱香肠基本分为两种,一种肠衣包裹,一种无肠衣,煎的酥脆金黄的香肠放上纸盘之后切块,快意淋上每家摊子的独家酱料,洒上黄色咖喱粉,用叉子食用。 
各国具代表性的小吃通常都味道浓烈,因为街边解馋,没时间品味细致,于是要一口就撞击口腔大脑,让呼喊的胃肠闭嘴。咖喱香肠也有这特性,强烈的西红柿酱料带出香肠的芬芳,咖喱粉丰富咀嚼层次,老少都爱。 
为了让我们的双城小吃对话更完整,我特地先去找厚依薇当初发明咖喱香肠的摊位遗址,问了许多人才在一家咖喱香肠亚洲超市旁找到很不显眼的纪念牌,摊子早已消失在时光里,只剩下牌子上写着她的生卒年,以及发明咖喱香肠的美食贡献。 
我喜欢这种城市地标,人逝事远,至少还有一个角落铭刻传奇。德国知名作家提姆(Uwe Timm)以她的故事为底本,写了一本小说《咖喱香肠的发现》(Die Entdeckung der Currywurst),但城市背景换成汉堡。柏林甚至开设了一家“咖喱香肠博物馆”,让饕客一览此小吃的历史文化。 
柏林到处都有咖喱香肠,但知名的不多。例如“十字山区”的“咖喱36”(Curry 36)就是传奇老店,日夜不歇,随时都有一堆客人排队。马可斯之前在柏林就是住这个摊子斜对面,有次半夜看到两台警车快速停在摊前,他猜不是摊子被抢就是顾客争食香肠以致凶杀,结果原来是警察们饥肠辘辘,在路边跟大家一起排队等香肠。 
克诺佩克快餐店(Konnopke's Imbiss)则是东柏林的老店,这家位于捷运U2线铁轨正下方的摊子是许多前东德柏林人的集体美食记忆,最近因为捷运大整修必须歇业,结果引来市民不满,抗议不断,最后暂时先弄台餐车让大家可以继续享用香肠,民怨才稍熄。 
我最喜欢的则是叫做“弗瑞兹合伙”(Fritz & Co.)的摊子,这家强调所有原物料都是来自有机农场,咖喱香肠配上炸薯条,鲜脆爽口不油腻,店员们专业亲切,边吃香肠边跟他们聊天,交换对政局的不满、天气的抱怨,庶民小吃之乐,尽在咀嚼中。 
回家后,马可斯传来了肉圆的照片,他在城市游荡许久,才找到标志我的家乡“彰化”的肉圆摊。也许是肉圆真的太美味,他吃下一口滑嫩,那个在摊子给父母帮忙的女孩回头看了他一眼,闷热的台北忽然下起小雨。雨中,他爱上了那个肉圆摊女孩。 
我们的双城记,也许,是一段恋曲的开端。
顶一下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键词标签
热门搜索
论坛新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