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英语 日语日语 韩语韩语 法语法语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意大利语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 葡萄牙语葡萄牙语 越南语越南语 俄语俄语 芬兰语芬兰语 泰语泰语 丹麦语 丹麦语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德语阅读 » 德国文化 » 正文

鲁尔区环境的变迁

时间:2015-06-05来源:互联网 字体:[ | | ]  进入德语论坛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标签: 环境
“一定要还鲁尔区一片蓝天!”50年前,德国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发下宏愿。空气污染是当年德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从60年代到今天,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了97%,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联邦环保局局长约申·弗拉斯巴特(JochenFlasbarth)说道。
 
乔治·艾尔灵(Georg Ehring):“一定要还鲁尔区一片蓝天!”1961年4月28日,勃兰特发下的宏愿成为德国环保政策的早期发端。从那以后,鲁尔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尽管60年代初期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约申·弗拉斯巴特在杜伊斯堡-莱茵豪森(Duisburg-Rheinhausen)出生长大,如今他是位于德绍(Dessau)的联邦环保局的局长。在播出前,我和他谈起了勃兰特当年发下的宏源是否已经实现,以及他童年及青年时代经历的环境状况。
约申·弗拉斯巴特:勃兰特的眼光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很多年后,孩童时代的我才意识到当时的状况有多么糟糕。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你用嘴尝得到、鼻子闻得到,皮肤能感到,眼睛能看到,烟雾警报时常拉响,环境负担超标的所有征兆都显现出来。
艾尔灵:环境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体现?
弗拉斯巴特:当时的环境有多糟糕,从下面这个例子就可见一斑:在一些日子里,你根本就不能把衣服拿出去晾晒,因为炼铜厂的红色粉尘太多,会把刚洗过的衣服再弄脏。这是你能够切身体会的污染。
艾尔灵:过去几十年中,环境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很多矿山和炼焦厂也消失了。这是空气治理政策的结果,还是鲁尔区去工业化的结果?
弗拉斯巴特:两方面的因素都有——而且我认为,所谓的去工业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如今在鲁尔区仍然有很多工业企业,也有一些企业被关闭,或者部分搬迁到国外去了,但将环境改善简单的归因于此,当然也是不准确的。我们在企业内部花了大力气,进行有害物质的收集过滤,引进了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工艺流程,所有这些都是工业现代化的一部分,鲁尔区如今仍然具备很好的经济竞争力。
艾尔灵:有没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将某种有害物质大幅降低?
弗拉斯巴特:是的,效果最显著的是60年代《排放保护法》(Emmissionsschutzgesetz)的颁布,也就是空气保护法,还有后来颁布的《大型燃烧设施规定》(Großfeuerungsanlagenverordnung),后者极大的推动了工业流程中脱硫水平的提升。当时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烟雾,主要是灰尘,但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关,我们如今取得的进步令人惊叹,或则说当时的人们很难想象:从60年代到现在,我们实现了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减少97%的奇迹,如今的二氧化硫含量只有当年的3%,这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成功典范。
艾尔灵:不过鲁尔区的空气还谈不上真正的干净。如今还有哪些区域的空气亟待治理?
弗拉斯巴特:是的,鲁尔区与很多其他地区一样仍然面临空气污染的问题。幸运的是,如今别人不会说鲁尔区是德国的脏孩子了,与其他人口密集的区域一样,我们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比如粉尘污染,氮氧化物污染等,主要来源于交通领域,当然也有部分来自工业——虽然这种污染很难直接感到了,但对我们仍然是个挑战,比如粉尘会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在这方面仍有工作要做。
艾尔灵:具体有何措施呢?
弗拉斯巴特:首先我们要让交通变得更环保。必须一如既往的鼓励公共交通,提倡自行车出行和步行出行,让汽车交通尽可能的环保。在过度阶段,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环保区(Umweltzone,限制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进入),鲁尔区的城市圈定了尽可能大的环保区,并且严格执行,否则就会毫无效果。
艾尔灵: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鲁尔区当年面对的挑战。他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经验?
弗拉斯巴特:这些国家可以从我们以自身惨痛经验发展出的技术中受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从使用了废水处理技术、空气净化技术。他们可以从我们当年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避免错误,不要再使用我们当年所谓的末端管理技术,不要让政策跟着烟囱走,而是尝试在源头解决问题。
 
艾尔灵:非常感谢!这就是约申·弗拉斯巴特,他是勃兰特50年前宏愿的追随者:一定要还鲁尔区一片蓝天! 
顶一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键词标签
热门搜索
论坛新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