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科隆狂欢节 来源:picture alliance / R. Goldmann
上图:科隆狂欢节 来源:picture alliance / dpa
一年一度的德国狂欢节是否有望成为新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不得而知。申请表去年年底已经提交。而这一德国“第五季”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
每年女性狂欢日的到来即宣告街头狂欢的正式开始:穿着奇装异服的男女老少纷纷涌上街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闯入怀中不足为奇,风雨也阻挡不住人们随乐摇摆、欢呼和接吻的热情。莱茵河岸的诸多城市、黑森林和瑞士的部分地区均沉浸在"第五季"--狂欢节的热闹气氛中。不爱凑狂欢节热闹的人为图清静,往往只能离开这些城市。
地方和全国的文化遗产
有人认为狂欢节的意义也应得到官方的认可。德国联邦狂欢节协会(BDK)去年年底在联邦文化部会议上提交申请,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国狂欢节宣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建筑物、艺术品和特定地区的同时也开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提出这种申请乍听上去勇气可嘉。因为德国的狂欢节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德国联邦狂欢节协会副主席彼得·克拉维茨(Peter Krawietz)参与了提交申请的工作,他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我们将狂欢节视为德国全国性的节日,我们在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庆祝形式则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差异。"
形形色色的庆祝方式
德国各地对狂欢节的叫法不同,庆祝传统也有差别。施瓦本地区(Schwaben)阿雷曼族的狂欢节期间,年轻男女会头戴精致的木制面具、身着色彩缤纷的服饰行走在村庄间。他们把自己装扮成当地传说和神话中怪兽、精灵和巫婆的形象。
施瓦本地区阿雷曼族的狂欢节追溯到中世纪盛期,而莱茵河延岸城市杜塞儿多夫、科隆、亚琛和美因茨举行的狂欢节于19世纪才发展到如今这种形式。拿政治人物"开涮"是节日的重点之一。在" 玫瑰星期一"当天,杜塞儿多夫和美因茨的游行车队会以超大型漫画政治人物花车"点评"过去一年的要闻。
商业化代替政治"爆破力"
莱茵河狂欢节最初意在表现天主教莱茵地区和普鲁士新教统治者之间文化战争。大型狂欢节协会在游行队伍中模仿普鲁士人的军中口令和踏步方式。这种反抗精神一直被传承了下去。克拉维茨指出,纳粹统治时期,科隆和美茵茨地区许多勇敢的狂欢节参与者站出来冒着生命危险讽刺当局。
如今,莱茵河狂欢节的政治"爆破力"已大大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日益普及。文化学家、狂欢节专家何施菲尔德(GuntherHirschfelder)甚至认为狂欢节已逐渐被当作一种大型活动来庆祝,这种趋势令其独特性黯然消逝。狂欢节与基督教斋期的关系也不复存在。科隆狂欢节的歌曲现在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其他民众节日上。
与时俱进的节日
何施菲尔德说:"为狂欢节申遗就文化政治而言十分有说服力且完全必要。"有人认为,申遗有助于保护狂欢节的文化内涵。何施菲尔德对此举的保护作用却持怀疑态度。狂欢节总体来说虽然值得保护,但是人们必须考虑清楚到底想保存狂欢节的哪些部分。他担心:"保存意味着停滞不前。"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狂欢节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形式。虽然各方尽力维护传统,面具和花车制作者的手艺、狂欢节作曲者和许多地方狂欢节团体的舞蹈仍然受到当下文化冲击而在不断顺应潮流的作出改变和调整。